欢迎访问集书宝范文大全网!

托老所创业方案分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改善,原有的一些规模小、起居生活条件差、医疗护理不到位,以赡养孤寡老人、生活困难老人为主的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养

范文一:养老院创业计划书

一、养老机构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需求使人产生消费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刺激供给的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有其特殊性:一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老化和疾病的原因,饮食起居需要人照顾,不同身体状况和疾病要求是多样性的,有些情况家人和保姆是不能照顾到位的,需要有较专业医护人员和营养师才能护理好。二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住房条件的原因,有些家庭没有能力请保姆,即是请了保姆也不一定能够满足特殊护理老年人的要求。如果老年人出现疾病同样会影响子女的工作和学习,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相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成本会更高。三是从老年人的心理来看,老年人不愿意被子女“囚禁”在家里,孤独的生活会使其感到痛苦。老年人不愿意被人“遗弃”,如果子女将其送到条件较差,或是交通不便远离城市的养老机构,有些老年人容易产生自残、自杀的倾向。那么,养老机构将沿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根据上述对老年人养老的需求分析,养老机构产业化发展的三个基本方向:

1、大力发展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可以充分发挥人财物的集中优势,容易在公众中形成良好的信誉度和公信力。目前我国尚未对养老机构的规模大小形成较为统一的等级划分标准,但就一般民众心理认同而言,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在200张以下的为小规模,床位数在200-500张之间的为中等规模,床位数在500张以上的为大型养老机构。我认为规模经营就是发展大型养老机构。那么,为什么要把规模经营作为养老机构发展的方向呢?理由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建筑设计规范。目前我国已有的大型养老机构一般都能按照建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较为科学合理的考虑了消防、通风、内部无障碍交通等问题,以及卧具、饮食、娱乐、医疗等功能配套。

(2)医疗护理上的优势较为明显。由于大型养老机构具有规模优势,较为容易吸引一些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疗人员加盟,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的服务水准。特别是对那些有多种疾病的高龄老年人,可以使之有医疗保障的安全感。

(3)休闲环境较好。大型养老机构在规划设计时,一般都会结合自有土地、空间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营造一个幽雅休闲的环境。而这一切又都是老年人,特别城市中生活的老年人和子女最为关注的。

2、创立养老机构的品牌效应。

品牌创立一般是以规模经营为背景和前提条件的。只有具有规模优势和良好信誉,才能创立和提升品牌的形象。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品牌意识还比较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养老机构中仅有广州市良典养老院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良典”及其标识。为什么养老行业也要向品牌经营过渡呢?一方面在大众消费心理中存在一种崇尚品牌,信任有良好形象的品牌倾向。另一方面,当品牌在消费者心理产生归属感以后,有利于推进品牌的规模扩张和连锁经营,进而促进养老机构的产业化进程,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养老集团。这样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条件和环境,同时可以引导养老消费市场更趋于合理,抑制乱收费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有利于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3、完善养老机构的配套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改善,原有的一些规模小、起居生活条件差、医疗护理不到位,以赡养孤寡老人、生活困难老人为主的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消费需要。取而代之的必然是有医疗护理专业、膳食结构科学合理、文娱活动丰富、休闲环境幽雅、子女探望交通便利的养老机构。因此,完善养老机构的配套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养老机构配套功能完善的重点在两个方面:

(1)医疗护理服务的配套。

虽然民政部门规定养老机构要配套设立医疗室,但医疗室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特殊护理要求吗?显然是不够的。就大型养老机构而言,入住的大都是在7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高龄老年人居多的现象呢?一般是由家庭护理的成本和照顾难度决定的。只有家庭护理成本与养老机构收费相当时,或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需要医疗护理时,子女才会送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这就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医疗室是无法满足需要的。试想500多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有50%的身体都有一些疾病,需要吃药、打针;至少有25%的老年人需要进行留医观察治疗,这样的病患者就诊和住院规模,应有一级甲等以上医院与配套。因此,大型养老机构必须通过合作,或独立申办老年病医院的方式,才能达到医疗护理功能上的配套和完善。

(2)饮食的科学合理套配。

养老机构的食堂首先必须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规定进行设计和装修,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和操作流程。其次,要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特殊要求,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合理控制饮食数量和种类。

c)商业模式 分析,包括盈利模式、竞争对手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等;

二、养老机构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有政府办的,民间办的,政府和民间合办的等多种形式。就其机构性质而言,又可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养老机构产业化实质上是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营利性道路。这条道路好走吗?不好走,很艰难。主要存在问题有如下方面:

1、投入大,回收期长。

既然养老机构产业化方向是规模经营、品牌经营,那么投入产出情况如何?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是,大家都认为养老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是有发展前途的,市场非常巨大,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跨入这行业,特别是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个人不愿意投资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投入大,回收期长,无利可图。我们拿一个同等规模的养老院项目与房地产项目做一个比较,其结果就显而易见。假设在某市有一块10000万m2的土地,容积为3%,建筑面积30000 m2。养老院项目扣除减免的征地补偿费,建筑成本约1770元/ m2,总投资约5300万元,资金成本为年利率6%。养老院的规模按1000张床位计算,回收资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一次性设备购置费,人均收费约8000 元,10年的周转率为3次,共计约2400万元;床位费每人每月500元,10年入住率按100%计算共计约6000万元;其他收入抵扣经营成本。这样养老院项目回收投资需要10年,而且没有盈利。而房地产项目的建筑成本约2170元/ m2,总投资约6500万元,房屋销售价格3500元/ m2,回收资金约1.05亿元,包括建设期和销售期在内大概需要2年半到3年时间。结果房地产项目3年内不仅可以收回投资,还可获取约4000万元左右的利润。

2、租赁经营融资困难。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投资兴建养老机构不符合我国现阶段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常规做法。那么,租赁房屋经营养老机构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这可以把近期的巨大投资,转化为分期的租金支出。但是,如果是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项目,他人又怎样会转租给别人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一定是多年的“烂尾楼”。要完成一个“烂尾楼”项目,仍然需要较大的投资。由于是租赁来的房屋,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投入的资金必然被占压,不能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将资金盘活,周转使用。因此,租赁经营融资困难是必然结果。我们以广州市良典养老院的经营情况为例。广州市良典养老院2002年承租了一栋94年的九层宾馆“烂尾楼”,建筑面积20000 m2,占地面积8000 m2,租期20年。有200多个房间,可设养老床位650张,每月租金近20万元,改造、扩建总投资约1500万元,投资回收期需要6年以上。虽说目前该院经营状况良好,但是由于股东投资能力有限,不得不放弃原有经营的其他产业。由于经营权不能抵押贷款,为了筹措养老院的流动资金,股东只得向朋友借款,甚至将个人的住宅也做了银行抵押贷款。这就是养老机构在产业化进程的写照,是产业化进程中的融资难点问题。

3、医护人才引进难

大型养老机构的服务重点是医疗护理服务,而要引进有经验的、中高级专业医护人员难度较大。在医院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机制,如果某位专业医护人员到养老院的医疗康复室工作,要想从初级职称向中高级职称晋升,这几乎是不可能。因此,大型养老机构不仅不能吸引专业医护人员加盟,也很难培养出自己的医护队伍。例如,广州市良典养老院引进一名主任医师出任院长,由于医疗卫生体制管理的原因,只得被迫辞去公职,放弃近30年的工龄和相应的福利待遇。

4、经营风险大。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粗放式的医疗护理已经不适合养老机构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由于大型养老机构的企业规模较大,人们认为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赔偿能力,因此对于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失误和不当,老年人的子女往往不容易包涵和谅解,甚至有意将矛盾激化,向医疗事故纠纷的法律程序方面推进,最终导致养老机构的赔偿。当然人们法律意识增强有其积极一面,但养老机构由于医疗条件、人员素质的原因往往处于弱势状态。从主观角度来看,大型养老机构都愿意开办与之规模相配套的老年病医院,但卫生部门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等并不能予以支持,客观上加大了大型养老机构的经营风险。

d)运营计划,包括未来几年具体战略、市场计划、营销策略等;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利用目前国家民政部政策在运营模式上既有公建公营的,又有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的。有利因素采用租赁,自建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地区开办。

e)融资要求及投资回报分析;

投资微型社区养老院,床位约为30张,成本

月人力成本:16000元

杂项:10000元

收益

收入:35000元

纯利:约10000元

f)实施计划和运营团队管理;

小型家庭养老院模式。即开办者利用自有住房,在照料自家老人的同时,招收社区老人养老。小型家庭养老院床位设置一般为6~15张,由开办者家庭成员为老人服务。

日托养老模式。即“朝至夕归”式养老,功能设施与托儿所相近,多数由街道或社区兴办,内设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及老年课堂等设施,老人白天集中活动,中午供应饭食,晚上各自回家。全市现有各类托老所近30家。

居家养老模式。即由政府组织失业人员进行养老技能培训,通过购买公益服务的形式提供养护员补贴,安排到特困老人家中提供养老服务。

货币化养老模式。即政府出资为特困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选择居家养老,政府每月发放 “代币券”,由特困老人凭券自主选择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选择机构养老,老人可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养老机构,用养老金(低保金、房屋租金等)作养老费,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和养老院减免。

暖巢管家养老模式。即为空巢老人配备管家,负责老人日常生活照料、身体健康监护、生活用品代购配送、健康咨询、休闲娱乐等,有2台专门的配送车和52名专业人员,登门为老人服务。目前接受服务的老人有732户、8500人次。

异地互动养老模式。即老人在当地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登记,由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联系到外地养老机构养老。

养老助教模式。即发挥国内外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作用,为其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发挥知识技能特长。

信息化养老模式。即把信息化手段融入养老服务中,提高养老服务效率。信息化养老模式由西岗区首创,通过“养老110”呼叫平台、社区老人“呼救通” 统、空巢老人家用“爱心门铃”等信息手段,将社会福利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老年康乐苑、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成为养老服务网。

合资合作式养老模式。即广泛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开办养老福利机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g)项目的退出策略;

股权回购

依照事业商业计划的分析,公司对实施股权回购计划应向投资者说明。

利润分红

投资商可以通过公司利润分红达到收回投资的目的,按照本商业计划的分析,公司对实施股权利润分红计划应向投资者说明。

股票上市

依照商业计划的分析,公司上市的可能性作出分析,对上市的前提条件作出说明。

股权转让

投资商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收回投资。公司对投资商进行股权转让的说明。

一、养老机构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需求使人产生消费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刺激供给的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有其特殊性:一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老化和疾病的原因,饮食起居需要人照顾,不同身体状况和疾病要求是多样性的,有些情况家人和保姆是不能照顾到位的,需要有较专业医护人员和营养师才能护理好。二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住房条件的原因,有些家庭没有能力请保姆,即是请了保姆也不一定能够满足特殊护理老年人的要求。如果老年人出现疾病同样会影响子女的工作和学习,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相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成本会更高。三是从老年人的心理来看,老年人不愿意被子女“囚禁”在家里,孤独的生活会使其感到痛苦。老年人不愿意被人“遗弃”,如果子女将其送到条件较差,或是交通不便远离城市的养老机构,有些老年人容易产生自残、自杀的倾向。那么,养老机构将沿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根据上述对老年人养老的需求分析,养老机构产业化发展的三个基本方向:

1、大力发展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可以充分发挥人财物的集中优势,容易在公众中形成良好的信誉度和公信力。目前我国尚未对养老机构的规模大小形成较为统一的等级划分标准,但就一般民众心理认同而言,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在200张以下的为小规模,床位数在200-500张之间的为中等规模,床位数在500张以上的为大型养老机构。我认为规模经营就是发展大型养老机构。那么,为什么要把规模经营作为养老机构发展的方向呢?理由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建筑设计规范。目前我国已有的大型养老机构一般都能按照建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较为科学合理的考虑了消防、通风、内部无障碍交通等问题,以及卧具、饮食、娱乐、医疗等功能配套。

(2)医疗护理上的优势较为明显。由于大型养老机构具有规模优势,较为容易吸引一些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疗人员加盟,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的服务水准。特别是对那些有多种疾病的高龄老年人,可以使之有医疗保障的安全感。

(3)休闲环境较好。大型养老机构在规划设计时,一般都会结合自有土地、空间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营造一个幽雅休闲的环境。而这一切又都是老年人,特别城市中生活的老年人和子女最为关注的。

2、创立养老机构的品牌效应。

品牌创立一般是以规模经营为背景和前提条件的。只有具有规模优势和良好信誉,才能创立和提升品牌的形象。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品牌意识还比较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养老机构中仅有广州市良典养老院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良典”及其标识。为什么养老行业也要向品牌经营过渡呢?一方面在大众消费心理中存在一种崇尚品牌,信任有良好形象的品牌倾向。另一方面,当品牌在消费者心理产生归属感以后,有利于推进品牌的规模扩张和连锁经营,进而促进养老机构的产业化进程,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养老集团。这样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条件和环境,同时可以引导养老消费市场更趋于合理,抑制乱收费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有利于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3、完善养老机构的配套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改善,原有的一些规模小、起居生活条件差、医疗护理不到位,以赡养孤寡老人、生活困难老人为主的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消费需要。取而代之的必然是有医疗护理专业、膳食结构科学合理、文娱活动丰富、休闲环境幽雅、子女探望交通便利的养老机构。因此,完善养老机构的配套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养老机构配套功能完善的重点在两个方面:

(1)医疗护理服务的配套。

虽然民政部门规定养老机构要配套设立医疗室,但医疗室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特殊护理要求吗?显然是不够的。就大型养老机构而言,入住的大都是在7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高龄老年人居多的现象呢?一般是由家庭护理的成本和照顾难度决定的。只有家庭护理成本与养老机构收费相当时,或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需要医疗护理时,子女才会送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这就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医疗室是无法满足需要的。试想500多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有50%的身体都有一些疾病,需要吃药、打针;至少有25%的老年人需要进行留医观察治疗,这样的病患者就诊和住院规模,应有一级甲等以上医院与配套。因此,大型养老机构必须通过合作,或独立申办老年病医院的方式,才能达到医疗护理功能上的配套和完善。

(2)饮食的科学合理套配。

养老机构的食堂首先必须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规定进行设计和装修,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和操作流程。其次,要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特殊要求,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合理控制饮食数量和种类。

c)商业模式 分析,包括盈利模式、竞争对手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等;

二、养老机构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有政府办的,民间办的,政府和民间合办的等多种形式。就其机构性质而言,又可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养老机构产业化实质上是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营利性道路。这条道路好走吗?不好走,很艰难。主要存在问题有如下方面:

1、投入大,回收期长。

既然养老机构产业化方向是规模经营、品牌经营,那么投入产出情况如何?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是,大家都认为养老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是有发展前途的,市场非常巨大,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跨入这行业,特别是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个人不愿意投资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投入大,回收期长,无利可图。我们拿一个同等规模的养老院项目与房地产项目做一个比较,其结果就显而易见。假设在某市有一块10000万m2的土地,容积为3%,建筑面积30000 m2。养老院项目扣除减免的征地补偿费,建筑成本约1770元/ m2,总投资约5300万元,资金成本为年利率6%。养老院的规模按1000张床位计算,回收资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一次性设备购置费,人均收费约8000 元,10年的周转率为3次,共计约2400万元;床位费每人每月500元,10年入住率按100%计算共计约6000万元;其他收入抵扣经营成本。这样养老院项目回收投资需要10年,而且没有盈利。而房地产项目的建筑成本约2170元/ m2,总投资约6500万元,房屋销售价格3500元/ m2,回收资金约1.05亿元,包括建设期和销售期在内大概需要2年半到3年时间。结果房地产项目3年内不仅可以收回投资,还可获取约4000万元左右的利润。

2、租赁经营融资困难。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投资兴建养老机构不符合我国现阶段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常规做法。那么,租赁房屋经营养老机构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这可以把近期的巨大投资,转化为分期的租金支出。但是,如果是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项目,他人又怎样会转租给别人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一定是多年的“烂尾楼”。要完成一个“烂尾楼”项目,仍然需要较大的投资。由于是租赁来的房屋,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投入的资金必然被占压,不能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将资金盘活,周转使用。因此,租赁经营融资困难是必然结果。我们以广州市良典养老院的经营情况为例。广州市良典养老院2002年承租了一栋94年的九层宾馆“烂尾楼”,建筑面积20000 m2,占地面积8000 m2,租期20年。有200多个房间,可设养老床位650张,每月租金近20万元,改造、扩建总投资约1500万元,投资回收期需要6年以上。虽说目前该院经营状况良好,但是由于股东投资能力有限,不得不放弃原有经营的其他产业。由于经营权不能抵押贷款,为了筹措养老院的流动资金,股东只得向朋友借款,甚至将个人的住宅也做了银行抵押贷款。这就是养老机构在产业化进程的写照,是产业化进程中的融资难点问题。

3、医护人才引进难

大型养老机构的服务重点是医疗护理服务,而要引进有经验的、中高级专业医护人员难度较大。在医院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机制,如果某位专业医护人员到养老院的医疗康复室工作,要想从初级职称向中高级职称晋升,这几乎是不可能。因此,大型养老机构不仅不能吸引专业医护人员加盟,也很难培养出自己的医护队伍。例如,广州市良典养老院引进一名主任医师出任院长,由于医疗卫生体制管理的原因,只得被迫辞去公职,放弃近30年的工龄和相应的福利待遇。

4、经营风险大。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粗放式的医疗护理已经不适合养老机构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由于大型养老机构的企业规模较大,人们认为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赔偿能力,因此对于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失误和不当,老年人的子女往往不容易包涵和谅解,甚至有意将矛盾激化,向医疗事故纠纷的法律程序方面推进,最终导致养老机构的赔偿。当然人们法律意识增强有其积极一面,但养老机构由于医疗条件、人员素质的原因往往处于弱势状态。从主观角度来看,大型养老机构都愿意开办与之规模相配套的老年病医院,但卫生部门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等并不能予以支持,客观上加大了大型养老机构的经营风险。

d)运营计划,包括未来几年具体战略、市场计划、营销策略等;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利用目前国家民政部政策在运营模式上既有公建公营的,又有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的。有利因素采用租赁,自建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地区开办。

e)融资要求及投资回报分析;

投资微型社区养老院,床位约为30张,成本

月人力成本:16000元

杂项:10000元

收益

收入:35000元

纯利:约10000元

f)实施计划和运营团队管理;

小型家庭养老院模式。即开办者利用自有住房,在照料自家老人的同时,招收社区老人养老。小型家庭养老院床位设置一般为6~15张,由开办者家庭成员为老人服务。

日托养老模式。即“朝至夕归”式养老,功能设施与托儿所相近,多数由街道或社区兴办,内设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及老年课堂等设施,老人白天集中活动,中午供应饭食,晚上各自回家。全市现有各类托老所近30家。

居家养老模式。即由政府组织失业人员进行养老技能培训,通过购买公益服务的形式提供养护员补贴,安排到特困老人家中提供养老服务。

货币化养老模式。即政府出资为特困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选择居家养老,政府每月发放 “代币券”,由特困老人凭券自主选择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选择机构养老,老人可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养老机构,用养老金(低保金、房屋租金等)作养老费,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和养老院减免。

暖巢管家养老模式。即为空巢老人配备管家,负责老人日常生活照料、身体健康监护、生活用品代购配送、健康咨询、休闲娱乐等,有2台专门的配送车和52名专业人员,登门为老人服务。目前接受服务的老人有732户、8500人次。

异地互动养老模式。即老人在当地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登记,由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联系到外地养老机构养老。

养老助教模式。即发挥国内外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作用,为其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发挥知识技能特长。

信息化养老模式。即把信息化手段融入养老服务中,提高养老服务效率。信息化养老模式由西岗区首创,通过“养老110”呼叫平台、社区老人“呼救通” 统、空巢老人家用“爱心门铃”等信息手段,将社会福利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老年康乐苑、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成为养老服务网。

合资合作式养老模式。即广泛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开办养老福利机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g)项目的退出策略;

股权回购

依照事业商业计划的分析,公司对实施股权回购计划应向投资者说明。

利润分红

投资商可以通过公司利润分红达到收回投资的目的,按照本商业计划的分析,公司对实施股权利润分红计划应向投资者说明。

股票上市

依照商业计划的分析,公司上市的可能性作出分析,对上市的前提条件作出说明。

股权转让

投资商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收回投资。公司对投资商进行股权转让的说明。

老的消费需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养老院创业计划书范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范文二:养老院创业计划书

一、执行总结

(一)背景和项目简述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据统计全国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800万人。截至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达一点五九亿,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波及的一系列经济与社会变化,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特别是随着家庭小型化的发展,社会化养老的需求迅速增长。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福利由国家和集体包办,存在资金不足、福利机构少、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福利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社会对社会福利需求的急剧增长,使社会福利社会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联合国在1982年通过并在全世界实施的“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指出:为年长者提供健康照顾,必须承认家庭及其所在社区所具有的平衡和良好的制度特点在此基础上寻求社会养老机构和家庭之间的适当平衡。国家和社会为弥补21世纪家庭养老的不足,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养老方式和养老条件,并在政策和制度上提供有利的保障。

人口进入老年化,必然伴随着劳动力供应、医疗服务、养老金方面压力的增大,这毫无疑问将对其未来经济增长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政府来说,解决人口老年化的问题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此,中国政府不仅已经在照料老人上增加开支,还即将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私人和外国投资。如果西方国家的经验能够被吸取,与照管老人相关的产业的未来市场潜力或许会达到数万亿元人民币,每年将帮助创造数以百万计的新工作。不难想象,在不久的未来,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二)机会概述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来看,我国在2003年就已正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势必使传统的养老观念、养老模式发生深刻的改变,老年人对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和精神文明等方面需求的日益增长,将直接导致养老设施的“有效需求”远远超过“有效供给”。

“老年公寓”市场潜力巨大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调查和分析预测,到本世纪一十年代末,中国退休劳动者一生的积蓄总和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另据中国老龄人协会估计,中国老年人消费约每年3000亿人民币,而且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其消费数额还将得到进一步增长。由此可见“老年人市场”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老年人产业,尤其是老年住宅产业是一个极待开发的产业。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老年化的问题也越发凸显,政府也提出应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山东省优待老年人规定》的实施力度,确保老年人的各项待遇得到落实。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即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财政财策(专项拨款、补贴、减免收费等等)、税收政策(优惠与减免等)、信贷政策(贷款的规模、期限、利率方面的优惠)、价格政策(价格保护、价格限制等)、外资政策(鼓励和吸收外资的进入等)。这都有利于老年产业的成长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从事此项产业的有利因素。

(三)目标市场的描述和预测

1、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

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时,即为老龄化社会。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约为1.45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2%,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以3%的速度增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预测,到2025年,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19.34%;到2040年,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7.8%,届时每三个半人口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口。

2、国外老年住宅市场的状况

欧美各国由于传统个人主义的影响注重发展社会养老设施,特别是美国迅速发展老年社区。而在东方受到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一些已开发或开发中国家,为避免重蹈西方福利国家所经历的沉重财政负担,试图寻求维系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及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因此,为了消除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观念的变化和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趋势对家庭养老环境的冲击与功能的削弱,亚洲国家对维护和改善家庭养老环境及创造新的居住模式方面作了许多的努力。

3、老年人养老逐步向集中养老转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那些所谓的养老院是些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的安身之地),国内老年人养老讲究“三代同堂”,老死不离儿孙。但随着近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观念的改变;核心家庭趋于普及,传统家庭逐渐减少,

一方面下一代与老一代分居现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家庭结构演变又表现为老少两代在居住上“分而不离,离而不远”的特点,因此老年人不堪忍受“空巢”的孤单寂寞之苦,从过去不肯到养老院开始向往养老院,养老观念和居住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4、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鼓励进行老年公寓的建设

面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活问题已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1998年起各级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创办养老服务机构。在2003年召开中共十六大三中全会上有关代表提及老年人养老一事,中央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近日国家民政部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从社会各方面宣传全面关心和帮助老人,尤其是老年人养老与生活方面,并鼓励从事老年住宅的建设。

总结:养儿防老这一中国几千年来沿用的照顾老人方式已经给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一代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他们同时面临着赡养4个老人的现实。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对养老意识的改变,老年养护业已经在中国出现,在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上,老年养护产业必将逐步显现出积极的社会意义。

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未富先老已成为全社会普片存在的问题。所以,解决老龄问题,做好老年社会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更社会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

(四)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

1、优势

(1)营销方式的转变。

由于老年消费是一种自主性消费,老人的消费观念既成熟又相保守,许多老人对新型的产品会感到陌生,认同接受也会有一个过程,在对老年住宅进行营销推广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营销手法上,避免使用概念营销,转为说服力更大、更容易让老年人理解的体验式营销;在销售风格上,避免浮夸,楼书和卖场设计都应保持踏实、简练、稳重的风格,实施耐心的引导式销售。从长远来看,市场经济是一个多发展、多变化的时代,受时代特点的影响,未来的老年人比起今天的老年人,对新消费观的接受质量要快得多,也容易得多。

(2)提高服务的品质。

针对老年消费的质量特征,老年商品的质量和“银发市场”的服务质量都必须提高。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人口群体,在饮食、起居、衣着、旅游、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各方面都有着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对商品的质量要求尤其高,通常是商品的质量不好不买,价格太贵不买,不实用不买,不安全不买,太复杂不买,只要产品不对路,质量不过关,在老龄消费中就不会有市场,也就不会有长久的效益。

(3)针对老年消费中休闲性消费与服务性消费所占比例大的特点,以悠闲生活和优质服务为卖点,为项目打下长远的附加价值。

(4)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服务。

在公司经营的1前—3年主要发展自助型的老年公寓,即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为老人提供生活方面的照顾和帮助,同时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压力的排解,使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当公司经过1-3年的发展和经营后,资金及市场都有了进一步的充裕及发展,此时再逐步建设住宅型和陪护型的老年公寓,争取最终建立起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舒适健康的的一体化老年公寓。这样分阶段、有重点的建设必将对公司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各阶段有重点的建设对公司的服务质量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劣势

(1)、观念落后,意识不足

虽然各级政府对于老龄化的问题相当重视,但是在少数个别地区,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是家庭子女养老观念,因此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没有把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差。这些必然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一些对于社区养老的负面心理影响,对于养老服务社区的开发产生一些阻力。

(2)、竞争者带来的压力

有商机必然有商家,虽然目前成都的养老产业刚刚起步,商家尚少,但不容置疑的是,在可预见的将来,竞争者必将纷至沓来,这对于该行业的任何商家都将带来一定的压力与风险。公司在不久之后,面对的必将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在这里为数越来越多的潜在竞争者转化为现实竞争者,大家都希望在这养老产业的锅里分一杯羹,任何行业内部的现存者、行业外部的潜在进入者都必须清楚的意识到这一市场环境,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

(3)资金困扰

作为一支学生团队必将面临资金不足及缺乏经验的问题,在公司运行的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一些我们从未遇到过的挑战,因此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勇于挑战,在发展中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五)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

老人之家建立之初,资金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建立之初我们可能会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我们会将事实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样我们就会有针对性的去确立目标和方向,努力解决问题。对于经济状况,我们会尽力维持经济的稳定,通过与其他公司进行资金方面的合作,获得更过的投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贷款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

初期我们将实行上门服务,根据老年人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的照顾及心理方面的咨询,尽快的摸清市场,积累经验,这样将减少公司初期在资金不足情况下的支出。随着计划的实施,我们的努力将得到一定的认可,就会获得一定成效。从而使公司资金周转灵便,资金流动比较顺畅,继而我们对老人的需要及习惯将更加了解。另一方面公司将对员工做出更加细致和恰当的分工,进行更加专业的培训,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样将有利于财务部门制定更加严密的规划,一定份额的资金要获得相应的效益,员工们责任心高了,公司的经济运行金额将更加稳定。

(六)团队概述

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公司是由财务部,销售部,市场部,策划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等多个部门组成。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下层职工都是公司的一员,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团队的力量是不可替代的。当然大的团队是由小的团队结合而成的,各部门都是一个小团队。团队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一个引领下属的上级和按命令实施行动的下层员工。不论上层还是下层我们都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

(七)预计能提供的利益

我们的利益来源主要是

1、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2、与其他公司企业的合作获得的利润。例如旅游公司、健身公司、药物公司、器械设备公司等较大型的公司。我们也可以通过为他们进行品牌宣传来赚取部分利益。我们预计通过服务老人、服务社会赢得社会信赖将自己的品牌打造出去的这种途径,尽快收回成本,取得良好的资金运转情况。

二、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

(一)详细的市场分析和描述

1、老年人口数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999年成为老年型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持续增长,更为突出的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高达1100万,并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4亿左右,约占亚洲老年人口总数的36%,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2.3%。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

从区域来看,我国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区人口呈老年型,其中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天津、山东、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市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其总人口的7%,辽宁、河南、安徽、福建等省65岁以上的人口接近7%。

(二)竞争对手分析

1、专属的老年护理公司不足

目前我国虽有一些家政护理公司,但在老年人的护理方面并不完善,他们提供的服务大多仅限于对老年人的生活料理,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精神上的需求及对日常娱乐生活的需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独具老人需要的并不是生活上的照料,他们更需要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及精神上的充实。

2、老年公寓的建设供不应求。

发达国家进住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5%左右。我国目前只有0.8%的人能够住进养老机构,部分老龄化特别严重的地区所具备的养老设施所能安置的老年人也不到地区人口总数的1%。

3、老年公寓的布局不合理。

目前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的建设还没有例入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缺乏从中国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出发,而制定的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所以目前存在着有的老年公寓虽然环境和物质条件都很好,但地点远离社会、远离亲友。交通不便;有的居住高层塔楼并密度较高,活动空间少等,这些都给老年人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不便。

4、老年公寓的价位偏高。

有的老年公寓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较好,但是租售价位较高,很多老年人只好望洋兴叹。如上海市选择老年公寓的老人中,86.3%希望每月所需费用不超过1000元(《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18期)。北京市2000年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中,60%以上表示近期或以后愿意入住老年公寓,但他们所能承受的平均价格为860元;大连市老人入住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可以接受的价位为400-500元(《老年住房专题会议论文集》2002年)。可见,在我国目前广大老年人的收入偏低的情况下,老年公寓的档次和价位要适合广大中低收入老年人的承受能力。

5、大多数的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建筑老化,设施不全。

一般来说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服务周到的老年公寓不太多。而有些单位和个人资助的养老机构,如福利院、敬老院的环境、条件和服务则较差,不能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的。

处理好老龄产业的盈利与福利的关系是发展老年住宅必须考虑的,作为一个产业,追求一定的盈利水平,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是市场化运行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能否获得合理的利润,反映产业运行和发展的健康状况。但是,老年住宅的服务对象和其中的一些服务内容,具有社会福利的特点。因此,发展老年住宅,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认真处理好福利与盈利的关系。

(三)市场需求

1、“老年公寓”市场潜力巨大

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调查和分析预测,到本世纪一十年代末, h7n9禽流感思想汇报,中国退休劳动者一生的积蓄总和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另据中国老龄人协会估计,中国老年人消费约每年3000亿人民币,而且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其消费数额还将得到进一步增长。由此可见“老年人市场”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老年人产业,尤其是老年住宅产业是一个极待开发的产业。

2、家庭因素催生老年住宅的产生和发展

自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以来,“三口之家”现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家庭结构。许多独生子女成家之后,所面临的是每对中青年夫妇在繁忙的工作压力和残酷的生存发展竞争条件下要照料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再加之老年人多愁善感及实际上的“代沟”,由此引起了一系列没完没了的家庭烦恼及社会问题,老年公寓呼声高涨,呼之欲出。

3、老年娱乐市场的开发

许多老年人退休后赋闲在家,没有子女的陪伴和照料,他们会产生一种空虚感,急需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因此一些老年旅游团及老年娱乐文化活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老年人不再只是现在家中,他们更多的会选择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或社会上组织的一些娱乐活动,这大大促进了老年产业的发展。

4、老年住宅在京、沪两地倍受热宠

最早的老年公寓就出现在北京和上海。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在当时的上海商品房积压量高达上千万平方米的情况下,中高档老年公寓一直供不应求,排队预订的场面时有发生。九十年代中期,北京的一些机构在吸取上海老年公寓的成功经验后,结合本地区老年人生活习性建老年公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结:如果说1.45亿的老年人口基数是老年住宅建设的必要条件、家庭因素和老年人社会问题是催生老年人公寓产生的重要原由,那么国家鼓励和京沪两地老年公寓热宠应该能使我们看到的老年公寓建设的希望。从今天老年人口基数、老年人社会问题及老年人养老观念重大转变的趋势看,实施老年公寓建设应该说是一种机遇,老年公寓建设恰逢其时,水到渠成。可以预见,老年公寓必将逐步被老年人极其子女所接受。

(四)公司概述

老年公寓首先要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和要求。老年人年纪大、身体虚弱、眼睛不好、牙齿不健、腿脚不灵、消化功能差,有的高龄老人和有各种疾病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还需要生活和医疗方面的特殊护理和服务。同时中国老年人在生活习惯和观念方面与外国老人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国外老年公寓的模式。我们应按照中国政府制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养老原则,创建符合我国国情和老年人需求的中国老年公寓。

1、地点的选择。

依照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老年公寓适宜选择在不远离社会,不远离家庭和亲友,空气新鲜,交通方便,有绿化带、公园等环境优美的地方。

2、老年公寓的模式。

国外老年公寓的模式,依据1986年国际慈善机构(HTA)的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标准分为7类:退休和退休前老人居住的住宅;生活基本自理,仅需少许监护和帮助的健康老人住宅;提供全天监护和最低限度的服务和设施的健康老人住宅;专为体力虚弱而智力健全,不需要护理和监护的老人住宅;专为体力尚健而智力衰退并需要个人生活照料和监护的老人住宅;专为体力和智力都衰退并需要个人监护和护理的住宅;专为体力和智力衰退并患有疾病、受伤等的老人入住的注册医疗机构。又依据各个国家的现状和经验,国外的老年住宅模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种:独立式老年住宅;集合式老年住宅(老年人合住的住宅);护理型老年人住宅以及公立养老院(社会福利性)。从资金来源划分实际上分为两种:家庭和个人融资;政府和社会融资。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老年公寓的模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种:成套老年公寓住宅;合居老年公寓住宅;护理和医疗型老年住宅或机构(个人支付或政府和社会资助)。

(3)设计与配套设施。

老年公寓要按照老年人的特点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从住区规划、设计到配套建筑与设施方面要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老年公寓宜为低层小高层(有电梯)或平房有小院落,而不宜高塔楼,住房面积以合室、一室、二室小套房为主。道路要无障碍设计,户内有紧急呼叫与电子安防系统。居室要阳光充分和通风。老年公寓要有完备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如医院、健身娱乐、文化教育、图书资料、购物中心、银行、邮局、交流活动、家政服务等。特别是老年社区内要配备正规定点医院。该医院应具备治疗、抢救、咨询的功能,这是关系老有所养的重要保障,是老年人进住社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4)规模与档次。

从居者本身的利益。安全管理和市场需求出发,老年公寓的规模不宜过大,这要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而定。要依据老年人不同的经济和健康条件以及需求,建设不同档次的老年公寓住宅。但是中国目前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老年公寓的开发和建设要以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经济承受力和需求为主,而不能片面追求规模与档次。

(5)老年公寓的性质。

依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老年公寓以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为好。老年公寓的租售方式,可以由老人的旧房置换、旧房出租、返本销售入住等进行资金运转。此外,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助。福利性的养老机构,则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出资予以建设。

托老项目立项方案

某某街道托老所

项目名称: 实施单位: 协助单位: 项目负责: 项目策划: 联系方式: 策划时间:

项 目 策 划 书

项目方案

一、项目总体设想:

依托经验丰富的---社区----助老社,通过民办非营业性企业(或民间组织)的形式,在----社区开展各种老人服务项目和助老活动。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全面的服务和照顾;为老人开展书法、棋牌、趣味、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给老人带来一个温暖、精彩、有意义的晚年生活。引导老年人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帮助其子女减轻生活负担,以更好地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助、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想,切实改善社区老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立项背景:

1、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

严峻的现实──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空巢、独居老人家庭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机构的床位供应与社会的机构养老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且老年人普遍存在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心理和 “老家难舍,老窝难离”的恋巢情结,社区居家养老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2、空巢老人家庭的症状:

与子女远离后的空巢感以及代沟造成的隔阂日益加深,家庭矛盾不断出现。老年人有固定的生活模式,其个性和行为方式已定型,容易看不惯变革中的一些现象,对后辈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常常不理解,以致喋喋不休或怨叹不已,已严重影响家庭和睦和老人身心健康。通常有下列症状:

2

(1)孤僻症: 空巢老人中有部分老人性格孤僻,深居简出,不喜欢与人交往,独来独往,尤其是鳏寡孤独老人,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他们由于失去或远离亲人,精神受到巨大打击,身心健康严重受到影响。 (2)忧郁症: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怕孤独、惧死的心态。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如出现焦虑、抑郁、孤独和失落感,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夜不能眠。

(3)寂寞症: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和寂寞感,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关心和照顾,希望有人陪聊天,有人陪散步,多点热闹。希望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

(4)恐慌症:这样的空巢老人一般患有疾病,在护理上感到无助,对突发性的高危病症难以自救和互救,为此产生恐病惧死的恐慌症。

3、建设老年托老所的必要性: 据调查,九成的老人愿意在家养老。但是,子女工作繁忙无瑕照顾老人,老人体弱多病自理能力差等现状使这个愿望难以实现,南京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将重点放在社区层面, 提供多层次、个性化服务为特点的“分层养老”新模式──社区托老所已走近了我们的身边,让老人可以真正地实现居家养老。如对子女不在身边,个人自理能力较强,但感情生活相对匮乏的老人,由托老所的服务员提供服务或临时上门看望聊天服务;对生活困难且难以自理,又不愿住敬老院的病、残、鳏、寡、孤、独、特困老人或子女无暇顾及、生活相对单调的老人,实施就近日托,并且由托老所提供老人送餐、上门家政、医疗、娱乐等服务;

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老人家庭将会逐渐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将会受到冲击,而社区托老模式将由于其不脱离老年人的生活习

3

惯,不离开老年人的熟悉环境、不离开子女的生活圈、便于参加社会活动等优势成为大多数老人最理想的养老选择。

现在越来越多老人的子女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加大,白天无法照顾老人,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的表现在弱化。因此他们急需这样的场所,以解决老人白天吃饭、照料、看病陪医等问题;同时又能为他们提供休息、消遣或娱乐的场所,建托老所显得尤为迫切。托老所建成后,可以让老人们在这里享受到充足的日间照料和护理、也可以参加健康的群体娱乐活动,同时还可以解脱老人的子女,为他们参加再就业提供必要的工作时间。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无病可以休养,有病可以得到医治,休闲时可以娱乐,康复时可以运动、游玩。在这种背景下,-----街道选定了托老所作为开发的重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重要意义。

三、优势分析:

1、----社区拥有5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其中还有近200平方米待开发,社区现有的多功能厅、阅览室、活动健身房等设施齐全,可以直接作为“街道托老所”活动场地来使用;

2、----社区-----助老社2年来一直在切实地为社区老人服务,帮助老人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积累了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经验,化解了许多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切实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社区里的老人们对“众一”助老社也是赞誉有佳;

3、-----社区居委会一直把为老服务作为社区的特色、亮点工作来抓,特别重视老人项目的开发和拓展;

4、小区拥有8000平方米综合型的市民广场、集科普画廊、休闲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 6张乒乓球桌等各式健身器材十分完备,其规模和硬件

4

设施在整个----区甚至整个----市来说,都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历年来-----街道的大型活动都在此广场进行;

5、其它生活必备设施应有尽有,如:浴室、发廊、休闲、购物、公交车近在咫尺。

6、社区居民助老氛围十分浓厚,对社区----助老社的成立非常满意,得到了肯定,他们一直对助老社的活动和服务十分配合和支持。

四、项目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性质:

3、实施单位:

4、项目服务形式:

-------是在-----街道范围内、依托----社区-而服务于居住在本街道内60岁以上老人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或民间组织)。其宗旨在于“全民关怀,社会参与,以众人之力,解一老所忧”。主要以关爱居家养老的老人,为他们提供一个短期接待、托管服务并提供生活休闲、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分为日托、临时托管,实行无偿和低偿等服务形式。为构建和谐滨湖,丰富滨湖街道老年人生活、缓解其子女照顾老人的压力、创造更多再就业岗位提供机会,将“六个老有”的思想落到实处。

5、组织结构设置:

托老所下设:办公室、财务室、社工部、后勤部。

6、功能场地设置:

(1)、活动室一间:棋、牌、趣味游戏。

5

(2)、阅览室一间:图书,电子阅览。 (3)书法、绘画一间:书法、绘画。 (4)、聊天室一间:心理疏导、聊天。

(5)、日光照料休息室二小间:日光照料、休息。 (6)、康复室一间:康复、运动。

(7)、多功能厅:多媒体、影视、卡拉OK、讲座、会议。 (8)、厨房一间:简餐、外送餐制作。 (9)、餐厅一间:就餐、茶吧。

7、人员构成要求:

主任一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一定专业技能、身体健康、有管理经验

的骨干担任。

副主任二名:由身体健康、热心老年事业的中老年朋友担任 会计一名:(初期)有一定专业技能、身体健康、

社工八名:(初期)身体健康、热心老年事业、责任心强,有维修、法律、心理学、护理专业特长,有交流技巧。

厨师一名:身体健康、能提供入托老人的就餐和外送餐的制作。 顾问若干名:聘请热心助老事业、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老人担任。 志愿者若干名:身体健康、热心老年事业。

8、人员分工

主任一名:统筹各项工作。

副主任二名:一名分管接待、求助、日光照料、医疗康复;

一名分管财务、后勤,调剂各种活动资源。

会计一名:(初期)分管财务及社区资源。

6

社工八名:(初期)负责老人的托管监护,各项活动的开展,交流谈心,室内清洁卫生,器具维修,上门走访。

(其中最好有法律、心理学、护理专业知识的社工。)

厨师一名:提供入托老人的就餐和外送餐的制作。 顾问若干名:协助托老所工作, 探讨如何开展为老服务。 志愿者若干名:协助社工处理日常事务。

9、服务内容:

托管类:日托、临时托管。

照顾类:每日定时上门服务、定期上门走访等。

专业类:法律、维权咨询、心理咨询、疏导、医疗护理、营养保健咨询、矛盾纠纷调解。

临时类:上门维修、代购代付。 餐饮类:简餐和上门送餐。

10、活动形式:

(1)日常类:棋牌、阅览(电子)、康复运动、影音观赏、书画习作、小型舞会、卡拉OK等。

(2)周期类:讲座(医疗保健、烹饪、戏曲、种植、手工、插花、科普教育等)

(3)趣味活动比赛:(文娱、体育、游戏等) (4)郊游:(与老人一起领略南京新面貌)

五、房屋布局方案 : (略)

六、项目预算:(总体待测算)

7

1、房屋改造、装修方案 (待预算、设计)

2、设备添置大体情况: (数量待定)

(1)、办公室:空调、桌、椅、文件柜、办公用品等 (2)、活动室:空调、桌、椅、棋、牌等

(3)、日光照料休息室:空调、床、活动躺椅、沙发、急救箱等 (4)、康复室:空调、康复、运动器材

(5)、阅览室一间:空调、书法、绘画、图书,电(脑)子阅览 (6)、多功能厅:空调、多媒体、网络、影视设备 (7)、餐厅:空调、就餐、茶水设备

(8)厨房:灶具、厨具、餐具、冰柜、油烟机等

3、人员工资、福利:(待议)

七、初步效益评估:

1、可行性评估:

(1)、人们正朝着快捷、便利、具有个性化、理性化上发展,年轻人忙于事业,无暇照顾老人,给家庭带来很多麻烦和困难,为这些人群提供家政服务,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正是托老所的目标市场和顾客。

(2) 社会老年化的问题得到了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由人口老年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刻不容缓,托老所的市场潜在容量与发展前景趋势将会越来越好。

(3)

与传统的养老院有所不同,办托老所的条件比较简单,因为不留宿所以用房面积不必太大,有一些房间和活动场地即可,投资不多,工作人员没有特别的专业要求,不少身体健康、热心为老人

8

服务的4045下岗人员即可胜任。

(4)老人进托老所的优点在于收费不高,绝大多数老人都可承受。白天到托老所,晚上回家仍可享受天伦之乐,容易被老人接受,也能为社会上主流观念所接受。

(5)、----街道以民生工作为目标,----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的理念始终不减。具体如下:

A 、以时间银行、爱心驿站、众一助老社为平台,向地区困难老人提供帮扶资助服务的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

B、以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为平台,组织地区老年人开展文娱健身、休闲书画、优雅琴棋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的内容层出不穷。

C、以托老所为平台,面向地区老年人提供托老、求助、娱乐、送餐、日常生活照料、护理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种需求的条件基本成熟。

D、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成立“老年人健康俱乐部”,深入开展基本医疗临时救助活动,全面推行全科医生进社区、进家庭的工作正在全面落实。

E、以慈善超市为平台,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临时救助的体系已基本完善。

F、以社区法律服务站为平台,宣传老年人维权相关法律知识,免费向困难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组织已形成。

2、社会效益评估:

9

(1)直接解决10~15人的就业问题,另外临时性工作还能解决数人。(2)减少家庭矛盾发生、提高老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创建和谐社 区。

(3)缓解街道地域性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

八、结论:

托老所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可从三个方面来判断。 一是社区有房屋资源,具备开办托老所的用房。

二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工作,关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三是托老所市场有发展前景,开发托老所这一项目是可行的,前途 远大、意义重要。

九、理论支持:

1、----街道地处---,辖区内总人口达 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 千 百多人,占总人口的 %。年初,街道以民生工作为抓手,----将民生工作纳入到了工作规划中,足以看出街道办事处领导对民生问题重视。

2、目前,---街道已经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养老的基本原则为“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

3、为了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医在---街道充分得到体现,----日在市、区、街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社区---助老社,在党总支、居委会的领导下,努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社会福利为补充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助老服务队伍,倡导“尊老、爱老、助老”的新风尚。

10

通过“尊老爱幼”系列活动,为老年人搭建相互交流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使居民产生互动,增强凝聚力,融洽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区。----助老社前期活动的成功开展为-----街道托老所开展各项老年活动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十、应对措施:

1、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成立志愿者助老队伍。

-需成立托老所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建立党支部,加强对托老所的领导。社区主要领导亲自抓,便于整合和调动社区各项资 源,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探讨、不断完善托老所相关工作。

2、摸清底子,分出层次,确定服务对象。

对60岁以上老人做整体调查摸底,根据身体情况、鳏寡孤独情况、空巢和子女情况作全面了解。可将老人分为四类:一是急需照顾的老人;二是一般需要照顾老人;三是基本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四是身体健康还可以参加社会某些活动甚至社会服务工作的老人;情况明了,就可以实施真对性服务。同时还可以发动第四类健康低龄老人参加志愿者队伍,以老帮老,发挥余热。

3、组织实施,定期上门,确保服务到位。

对上述

一、二类老人由托老所指定专人定期负责上门服务,对困难老人利用社会力量给以救助,确保老人得到帮助。

托老所创业方案相关文章:

★ 幸福主题活动策划书方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