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集书宝范文大全网!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历史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准备好教案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关于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历史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历史教案

〖更多关于“历史教案”内容请点击(↓↓↓)〗

铭记历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牢记历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初中历史八年级微课教学设计5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上册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教案上册人教版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历史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了解和掌握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时间、经过和结果。

通过对西安事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引用的史料《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分析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来了解日军侵略东北的经过,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讨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对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的学习,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能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培养学生热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描述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课前先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引导大家体会歌曲中蕴含的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通过提问“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导入本课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1.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可以利用小字作叙述,也可以利用影像资料进行介绍,还可以布置学生在事前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讲述。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讨论“日本侵略军为什么制造柳条湖事件?” 等问题,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是要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的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2.讲述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引用的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概括得出。教师还可以适当补充当时日本侵略军与东北军的兵力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东三省沧亡之快,根源在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从而激起学生对蒋介石卖国政策的义愤,并为讲述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埋下伏笔。

3.关于东三省的沦亡,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松花江上》的歌词得出: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整个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连同蕴藏的宝藏全部落于敌手,三千万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亡国惨痛之中。

4.讲述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时,教师应注意介绍背景,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中国人民不甘作亡国奴,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关于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教材介绍了抗日义勇军和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教师应注意两者的异同。抗日义勇军主要是指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的总称。其斗争揭开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序幕,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叙述的“嫩江大桥之战” 突出抗日义勇军面对强敌,奋勇抵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东北抗日游击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随着队伍的壮大,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讲述或者利用影像资料介绍杨靖宇或赵一曼的故事。注意突出共产党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民族解放顽强奋战、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最后,教师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概括东北义勇军和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共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为险恶的环境里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西安事变;

1,学生通过影视作品等渠道已有所了解,比较有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在讲授此目时,提问“作为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什么给予张学良如此高的评价,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2.学习西安事变的背景时,教师可以提问“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分析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用。张学良、杨虎城作为伟大的爱国者能够接受中共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这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是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3.关于西安事变的经过,教师可以请学生朗读教材中的相关资料,也可以由学生讲述,还可以通过影像资料交待。通过联系背景,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西安事变是“兵谏”,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因而是爱国的,进步的。

4.关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教师结合课后的“活动与探究” 引导学生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什么?”结合学生的讨论,教师适当补充西安事变的爆发引发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从而突出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光辉形象,突出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5.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中国时局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时局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问题探究1,动脑筋

日本侵略者侵略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2,练一练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沈阳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东三省沦陷 3,活动与探索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三)课堂练习;

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是:

A、1927年 B、 1931年 C、 1928年 D、 1936年

2、张学良由于执行了蒋介石的何种命令而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美名”?

A、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

B、《剿匪》手令 C、攘外必先安内 D、新生活运动

3、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决方案是:

A、以牙还牙,处死蒋介石B、逼蒋介石下台,长期寓居海外

C、以民族利益为重,和平解决 D、长期关押蒋介石

4、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又将魔爪伸向中国的何方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历史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教法学法:采用“诱思自学、合作探究、分层评价”教学模式、多媒体演示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诱思自学

课前

准备 搜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以及张学良的有关史料

搜集整理,在课前做好有效准备

布置课前任务并对完成的情况给予评价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体会中国军民的亡国之痛和期盼光复故地的思乡之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学生欣赏歌曲

走 进 课 堂

一首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自主

学习

学生结合导学案的设计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学习中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便于提出。

已确定的知识及时巩固利于反馈。

组织学生自主;指导参与学习,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矫正;并给予适时的精当点拨。使学生不但学会还要会学。

合作探究

展示

成果

交流

评价

“导学案”中基础知识部分

各小组在各自的展示区展示自主学习后的成果,反馈后巩固;

采取各种形式相互检测提问,彼此作出必要的评价

对学生的展示从效果和成果方面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在交流中及时有效地给予精当点拨。 生成

问题

释难解疑 在展示成果、交流评价后自主生成问题和疑惑,从而就围绕这些在展示成果、交流评价后自主生成问题和疑惑合作探究和解难释疑 在展示成果、交流评价环节中肯定其他小组的成果;并在展示成果、交流评价后自主生成问题和疑惑,从而就围绕这些合作探究和解难释疑 在交流中及时有效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和适时的精当点拨

建构“脑图”

见后面的注释1 根据学习的成果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找出历史事件的联系.在这环节中使自己对本节课的内容得到提高和升华 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和适时的精当点拨并做好学情的分析以指导以后的教学

分层评价

分层

检测

分层评价试题(必做和选做)附

利用本节课所学解答设置的问题,独立完成,相互批阅

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和精当点拨并做好学情的分析以指导以后的教学

课后自主研修

阅读:学习拓展 写一篇读后感

课下阅读后完成

注释1:

时间 时间

地点 人物

九一八事变 借口 西安事变 经过

经过 目的

结果 结果

意义

时间 时间

地点 人物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历史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

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

真正代表。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了解一组新闻:(大屏幕显示)

1. 沈阳9月16日电: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_周年,沈阳市将相继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教授认为,这一天是国耻日,全体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惨痛的历史教训。“在这样的日子里,再搞嫁娶和开业之类的庆典活动,实在不应该”。

2.去年,原定于9月18日开业的沈阳一酒店为了纪念这一国耻日,特意推迟了开业日期。一些原打算这一天喜结良缘的年轻人也改变了结婚日期。

3.今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最少也应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4.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教师承上启下,设问过渡:“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在学生阅读时,低分贝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录音,烘托本课历史氛围。)

(一)九一八事变

1.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多媒体显示)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教师明确: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请学生简单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2.找学生阅读72页“文献资料”后思考: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这种

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不抵抗政策;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

(播放日军占领东北后所犯罪行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

3.东北沦陷后,中国人民怎样展开局部抗战?(多媒体显示)

学生回答: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教师小结、过渡: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激发了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的抗日决心。

三、精读课文、小组合作:

(二)西安事变

问题设计:

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为什么会“以下犯上”,发动

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大屏幕显示,启发学生从课文中归纳。学生活动:认真思考问题,四人小组交流探讨后回答)

教师总结: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对于爱国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起到了感召的作用。

B.直接原因:蒋介石顽固“剿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学生和官兵的强烈不满。

教师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A.日本: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

B.英美: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C.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准备乘乱夺权。

D.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亲自到西安与张、杨谈判。

四、集体展示、各抒己见:

教师明确: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张学良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共同抗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生死时局的转折点;这场“兵谏”目的在于逼蒋联共抗日,属于爱国和正义的事件。

五、能力拓展、自我提高:

(大屏幕显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四人小组讨论,畅所欲言。)

(学生讨论回答后)

教师讲解: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

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后小结

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使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转折。那么两党能否真正实现再次合作?

抗战的决心又有多大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战的局势又会如何发展呢?请同学们预习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对本课内容简单总结;同时设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学习埋下伏笔。)

课后习题

1.“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3年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宣言》发表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瓦窑堡会议召开

3.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 B、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相对弱小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全国人民要求和平解决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论日本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1)以上密电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

(2)从电文看,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持什么态度?

(3)张学良采取了什么行动?导致了什么后果?

5.思考题:如果西安事变不和平解决,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历史教案相关文章:

★ 七年级历史教案上册人教版

★ 八年级历史教案上册人教版

★ 历史教学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铭记历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 牢记历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 初中历史八年级微课教学设计5篇

★ 初中八年级历史《最可爱的人》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 初中历史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

★ 国家政治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优秀教案案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