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集书宝范文大全网!

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大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 鉴,借古论今。既然这样,那么你知道中国历史中关于民族团结该怎么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大全,供大家参考。

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


更多关于“民族团结”的相关文章内容推荐【↓ ↓ ↓ 】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

2021年最新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5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2021


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优秀范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2、能力目标:结合课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观点对民族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的能力及关心国家大事、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牢记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并为各民族地区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重点:

1、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2、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3、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党和国家不但确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还根据我国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落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政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讲授新课:

1、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的背景

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生答后师归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科、教、文、卫等事业还相对落后,与东部差距较大。因此,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改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先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

2、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引导过渡: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呢?

指导学生看课本,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作出回答。

(1)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如果没有国家的帮助,要消除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距,一时难以办到,同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民族经济自身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本地区的落后面貌。

(2)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方针

主要采取人才支持、援建项目、合资经营、联合生产、联合开发、补偿贸易等方法。

(3)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

要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早到因地制宜,区别情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实行多种经营,发展本地的民族经济。

(4)同时,国家通过财政、税收、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3、民族花园

阅读课后《西藏50年的经济发展》了解西藏经济发展的过称及成果,从中总结西藏发展的经验。

4、探究与体验 找一找

请你查阅资料,说说我国民族地区有哪些资源优势?

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呢?请你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你居住地区的优势资源是什么?地方政府是如何开发利用的?

5、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1、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2、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方针

3、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

4、国家通过财政、税收、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讲授新课

1、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1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个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第六课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国家保障 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措施。 带格式的: 居中 格式的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查阅与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对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政策有更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整合资料,并合理运用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创造活动的成果,能够尊 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促进民族团结。

二、教学重点:

1、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2、国家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国家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民族语言即使民族文化的构成工具之一,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的 精神创造活动的成果。我国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 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讲讲授新课:

一、语言文字的产生及其功能 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主要因素,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 共同语言是促进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 民族的主要要素之一。

( 2)民族语言是本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

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优秀范文二

第一课时 教 学 内 容 探究活动一: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 学 目 标 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域及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探究学习,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 学 准 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 学 程 序 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国的56个民族,共同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二、分组汇报、探究。

1、看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居住区域。

2、探索学习: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有哪些?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交流学习。

三、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待客礼仪风俗。

? 第二课时 教 学 内 容 探究活动二: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 教 学 目 标 通过探究学习,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知道任何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 学 准 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 学 程 序 一、导入。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任何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今天我们继续去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找出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省份

1、仔细观察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2、讨论交流:

(1)少数民族最集中的是哪几个省、自治区?

(2)人口最多与人口最少民族分别是哪个民族?

活动二: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

1、仔细观察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图。

2、说说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特点。

3、了解其他丰富的资源。

三、汇报我们的发现

? 第三课时 教 学 内 容 探究活动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 教 学 目 标 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少数生活的地理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少数生活的地理环境。 教 学 准 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 学 程 序 一、导入

我国55个少数民族有的居住在气候宜人的平原内陆,有的生活在丛林密布的西南边陲,有的居住在终年积雪的世界屋脊,还有的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戈壁……你知道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吗?

二、分组探究。

1、根据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分为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等几个小组,多渠道搜集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资料。

2、和小组内的同学展开讨论,探讨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三、分享研究

1、围绕“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几个小组,进行汇报。

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优秀范文三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

历史传统 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经济文化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3.组织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5页第1、2题。

各民族共同发展

1.学生阅读53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2.指导学生联系历史填图册第6页的两幅地图中,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克拉玛依油田、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

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

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3.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4.根据 “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布置作业:

A 1.完成课本 “练一练”:应选A

2.完成《历史填图册》剩余题目。

3.完成《新学案》 [自我测评]题。

B 4.根据 “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完成连线。(可以通过讨论,先把能够确定的答案连起来,然后在教师介绍下,连接剩下部分。)

板书设计:

11 民族团结

一、猜民歌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利用视频资料,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l

视频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并打出歌词。学生欣赏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能反映出我们国家什么样的特点?

二、依据各类历史材料,引导、指导学生的探究学习

1.首先利用《中国民族分布》地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的总体分布情况。

在了解总体情况后,教师播放视频资料《民族分布特点》,并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与资料片的信息,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通过这一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指导学生阅读。

(1)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目的。

(2)分析“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的条文说明了什么?

通过阅读材料,学生对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政策有了初步的了解。

3.出示动态《民族区域自治》图(图1),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五个自治区。

4.结合图2《湘西苗族选举》图,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什么政策、措施,它们的出发点都是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互相尊重,因为我们大家是一家人!

5.出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图,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思考“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请举例说明。”

这一活动使历史再现,不仅论证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也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论从史出的学科特色。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政策有了了解。

三、历史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更是得到了尊重。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等。

学习这一主题时,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前做的准备。

学生1举例说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傣族泼水节。

学生2介绍藏族佛教。

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组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认识到:纸币上面印少数民族的人物图像、把汉、蒙、藏、维、壮这五种文字印在纸币上,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从来没有的,是我国的创新。它体现了我国非常重视各少数民族,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平等地位。

学生4结合图片《西藏大学和电教室》、《青藏铁路》等介绍西部大开发及相关情况。

教师播放孔繁森视频及人物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孔繁森是藏民的好朋友,优秀的援藏工作者。像这样的援藏干部还有很多很多(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曾经是一名援藏干部)。同时强调,2005年,国务院决定对西部大开发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追求民族共同繁荣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通过这一组师生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即贴近生活,又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一学习主题。

课后小结

学生以组为单位传阅民族知识扑克牌,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并丰富对本课内容的学习。

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优秀范文四

教学目标: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同学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藏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 生:朝鲜族、苗族。 生:白族……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我们的责任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责任

人人是民族团结宣传员, 处处是跨越发展风景线;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想一想在校园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大家要如何正确解决矛盾:教师出示案例请同学讨论并总结1,学会道歉,2,换位理解,3退一步海阔天空,4,心平气和的与其交谈

(四)老师讲故事,发生在新疆本土的民族故事。

六、班主任小结

今天我参加你们的活动后和你们一样触很深,我更相信这次主题班会后无论是民族同学还是汉族同学,我们都会更理解对方,我们班再不会出现下课时,汉族同学和民族同学各聚一堆的场景了,因为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更加坚信各民族是一家人,只有各民族之间彼此团结,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繁荣昌盛,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脚步才会更强、更快、更有力! 教育反思 同学们反响积极,都能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表示,作为中学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活动;同时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知识,成为国家靠得住,用得着的人才,报效祖国!

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优秀范文五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

历史传统 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经济文化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3.组织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5页第1、2题。

各民族共同发展

1.学生阅读53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2.指导学生联系历史填图册第6页的两幅地图中,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克拉玛依油田、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

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

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3.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4.根据 “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布置作业:

A 1.完成课本 “练一练”:应选A

2.完成《历史填图册》剩余题目。

3.完成《新学案》 [自我测评]题。

B 4.根据 “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完成连线。(可以通过讨论,先把能够确定的答案连起来,然后在教师介绍下,连接剩下部分。)

板书设计:

11 民族团结

一、猜民歌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利用视频资料,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视频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并打出歌词。学生欣赏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能反映出我们国家什么样的特点?

二、依据各类历史材料,引导、指导学生的探究学习

1.首先利用《中国民族分布》地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的总体分布情况。

在了解总体情况后,教师播放视频资料《民族分布特点》,并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与资料片的信息,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通过这一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指导学生阅读。

(1)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目的。

(2)分析“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的条文说明了什么?

通过阅读材料,学生对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政策有了初步的了解。

3.出示动态《民族区域自治》图(图1),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五个自治区。

4.结合图2《湘西苗族选举》图,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什么政策、措施,它们的出发点都是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互相尊重,因为我们大家是一家人!

5.出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图,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思考“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请举例说明。”

这一活动使历史再现,不仅论证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也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论从史出的学科特色。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政策有了了解。

三、历史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更是得到了尊重。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等。

学习这一主题时,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前做的准备。

学生1举例说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傣族泼水节。

学生2介绍藏族佛教。

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组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认识到:纸币上面印少数民族的人物图像、把汉、蒙、藏、维、壮这五种文字印在纸币上,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从来没有的,是我国的创新。它体现了我国非常重视各少数民族,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平等地位。

学生4结合图片《西藏大学和电教室》、《青藏铁路》等介绍西部大开发及相关情况。

教师播放孔繁森视频及人物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孔繁森是藏民的好朋友,优秀的援藏工作者。像这样的援藏干部还有很多很多(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曾经是一名援藏干部)。同时强调,2005年,国务院决定对西部大开发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追求民族共同繁荣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通过这一组师生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即贴近生活,又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一学习主题。


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大全相关文章:

★ 2021学习国防教育感悟最新五篇

★ 202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5篇

★ 八一建军节活动主题创意方案5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心得体会【5篇】

★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5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800字5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